来源:金融时报
截至目前,32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已披露上半年“成绩单”。
“万亿俱乐部”扩容
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以及中国理财网披露的公告显示,上半年,32家理财公司中,有24家理财公司资产管理存续规模较去年底增加,同时“万亿俱乐部”迎来扩容。
截至6月末,招银理财资产管理存续规模2.46万亿元,继续“领跑”,但从变化幅度来看,较上年末下降了0.04%。对此,招商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上半年理财规模阶段性波动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二季度已出现修复迹象,当季实现971.29亿元的增长。
兴银理财紧随其后,截至6月末其资产管理规模约2.3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34%。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突破,从去年末的1.99万亿元跃升至2.13万亿元,增长7%,首次跻身“2万亿俱乐部”。
截至当前,已有13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超万亿元。
多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从业绩来看,上半年有超6成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头部理财公司中,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3.64亿元,位居首位。工银理财、浦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92亿元、9.25亿元、8.25亿元、7.73亿元、7.00亿元,位列“第二梯队”。中邮理财和民生理财上半年净利润也超过5亿元。
从增速来看,浦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19%,实现快速增长;上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37.35%;渝农商理财、中银理财、华夏理财、渤银理财的净利润同比涨幅均超过20%。
另有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其中,青银理财表示,上半年针对债市波动,公司加强市场风险管控,调整产品的债券持仓,但由于固收占比较高等因素影响,理财手续费收入有所减少。
头部公司优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回暖的背景下,理财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近3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近8%。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4%。
据记者统计,存续规模超万亿元的前13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合计约22万亿元,占到32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的80%,也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征。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反映出头部理财公司“母行资本+渠道+投研”三位一体优势,渠道及投资者更信赖头部理财机构,中小银行理财公司会面临获客成本与资产获取的双重挑战,长期来看,理财公司仍需通过精准定位构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另一个看点是,上半年合资理财公司规模迅速增长,法巴农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汇华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分别增长64.82%、56.98%、49.68%和33.23%,另外一家施罗德交银理财也实现了6.32%的规模增速。
中资理财公司方面,上半年渤银理财、宁银理财、恒丰理财规模增幅均超20%,分别为29.95%、26.94%和25.08%。城商行理财公司中,苏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和北银理财也实现了两位数的规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