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指创出十年新高,A股做多情绪亢奋,盘点来看,科技/AI+创新药+有色/稀土等已清晰浮现为4月以来本轮行情的主线。港股方面,创新药板块同样是一马当先。Wind统计显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以112.33%的年内涨幅(2025.1.1-2025.8.18)领涨恒生行业指数中的全部74只恒生香港上市指数(行业),创新药无可辩驳地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最靓之星。
今日(8月20日)起,紧密跟踪这一指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 025220;C类 025221)开启火热发行,该联接基金未来将主要投资于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两者的基准指数均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其中,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为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产品,于今年6月由华宝基金发行成立,7月上市,成立以来净值表现良好,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此次随着联接基金的发行,场外投资者也将由此获得拥抱“港股创新药”的良好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行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的华宝基金是公募基金业内ETF先锋机构,在医药/医疗赛道上深耕良久、底蕴深厚,已推出一系列相关优质主题基金,获得了投资者良好反馈与好评。
行情迅猛,看好创新药“刚需+科技”属性
能成为行情主线,往往是相关投资标的在产业趋势、企业基本面与市场情绪等多方面产生共振的结果。那么,为何本轮行情中创新药势头来得如此迅猛呢?
细捋创新药背后的投资逻辑,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 025220;C类 025221)的拟任基金经理丰晨成表示,从长期持有的价值看,创新药是医药领域“刚需+科技”属性的特有标的,是成长性领先的赛道,未来大部分的医药领域投资都会向创新药集中。
在业界共识中,创新药是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创新药指的是从机理开始源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整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首次获准上市的药物。由于研发技术壁垒深厚,因此尽管创新药研发耗时耗资巨大,但一旦形成足够的门槛和护城河,创新药龙头往往形成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
年初以来(2025.1.1-2025.8.18),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上涨112.33%,不仅领涨在港上市的各细分行业,同时大幅超越了同期港股宽基指数的表现(同期恒生综指涨29.5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3.92%,恒生科技指数涨24.87%)。创新药的卓越行情,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空间的强烈憧憬。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1.1-2025.8.18
业内人士认为,“积十年之功”,我国创新药事业即将迎来“破晓时刻”:首先从国际产业趋势来看,创新药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的主体。根据沙利文全球医药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整体规模为1.64万亿美元,其中创新药市场达到1.13万亿美元,创新药占比已达68.9%。同时,我国政策层面也正在战略性地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大发展:创新药不仅明确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更是在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等领域协同支持创新药发展,其中就包括“新药不集采”,以此来明确保护创新药合理利润空间。
出海热潮,展现中国创新药全球影响力
目前在许多投资机构及各大平台上,中国创新药的出海授权与BD(Business Development)交易是较高频讨论的热点话题。
令业界兴奋的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正从“代工生产”转向“全球研发”,产业端的“换档加速”带来了企业全球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根据DealForma统计, 2020-2024年期间,在全球前期价值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大型制药交易中,涉及中国药企的比例,无论交易数量还是金额都体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24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近30%。同时,2025年上半年,我国药企对海外授权总金额达608亿美元,全年增速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2021-2024年医药出海交易趋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DealForma数据库,统计区间:2020.1.1~2024.12.31
指数风采,创新药纯度高、弹性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创新药今年以来在A股、港股均成为“顶流”,但港股创新药的强势总体更胜一筹。业内人士表示,创新药主要还看港股:港股市场云集了中国创新药优质稀缺标的。自2018年港股“18A”上市规则允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以来,中国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目前正在发行的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 025220;C类 025221)跟踪的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该指数正是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的高纯度指数,其成份股以创新药研发企业为主,创新药产业链相关性高,重仓股集中度较高,龙头效应显著。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部分权重股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Wind,截至2025.7.31,图中所示个股均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15大权重股,权重占比分别为:百济神州 15.86%、信达生物 13.05%、康方生物 9.35%、石药集团 7.2%、中国生物制药 6.97%、三生制药 5.53%、再鼎医药 2.89%、科伦博泰生物-B 2.43%。以上仅作展示,个股表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目前,创新药的行情已持续一段时间,投资者对相关板块估值的关注也有所加强。而仔细审视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截至2025.7.31,该指数的市盈率PE估值尚明显小于其他创新药指数;具体来看,当前PE市盈率为32.86倍,处于近3年40%分位点水平。此外,分析人士也指出,对于在港上市的创新药企业而言,个股扭亏、业绩高增长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前期高估值,板块在业绩支撑下的估值安全边际仍然存在。
数据来源:Wind,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截至2025.7.3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深耕医药/医疗,华宝基金连推优质基金
在ETF领域,华宝基金是公募基金业内实力突出、规模领先的资管机构之一。截至今年7月,华宝基金旗下权益ETF规模已超千亿元。2021年至2023年,华宝基金并连续三届蝉联《上海证券报》“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公司在指数基金及ETF投资领域内的能力体系建设受到业界高度专业认可。近年来,“医药+硬科技”成为华宝基金在ETF业务领域的特色产品矩阵,获得市场瞩目。
今年5月,华宝基金发行推出聚焦制药刚需赛道的工具型产品——全市场首只“药ETF”(562050),随后,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接踵而来,目前面向场外投资者的联接基金(A类 025220;C类 025221)又开启发行。同时,目前华宝基金旗下拥有同主题ETF中规模最大的医疗ETF(512170)及联接基金(A类 162412;C类 012323),其在投资方向上紧密契合“内需主导+国产替代龙头”的市场主线,充分体现了医疗产业的高成长风采。此外,随着“创新药兑现大周期”已至,华宝基金医药/医疗基金梯队中的主动产品——华宝大健康基金(A类006881;C类 018529)、华宝医药生物基金(A类 240020;C类 019029)也气象喜人,以良好的业绩表现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未来,随着优质基金快速布局,华宝基金在医药/医疗领域的深厚优势将有望进一步发扬光大。
特别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