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猛攻,高纯度+高弹性标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摸高4.6%!机构:国际化提速打开成长空间

  8月29日,港股迎来反弹,创新药一马当先,高纯度+高弹性标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盘中场内价格一度涨逾4.6%,现涨3.25%,实时成交额近5亿元,交投活跃。

  成份股多数走强,权重股方面,石药集团、信达生物涨超6%,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涨超5%,百济神州涨超4%。

  消息面上,2025年8月26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布上半年业绩,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2%,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44.4%,并预计2025-2027年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陆续获批。8月25日信达生物宣布其PD-1/IL-2α偏置双特异性抗体IBI363获FDA批准开展全球II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鳞状NSCLC。

  招商证券指出,随着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对降息预期提升,美债收益率下行提振全球风险偏好,叠加香港本地流动性压力缓解,前期滞涨的港股有望得到提振,尤其看好恒生科技和港股创新药的投资机会。当前市场处于资金驱动的牛市阶段II,创新药作为核心赛道之一,技术密集突破且审批和出海提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展现出较强的产业趋势和投资价值。

  国投证券指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行业国内市场空间广阔,以2024年69家A股、港股Biotech公司924.3亿元营收为基础,假设未来6年复合增速30%,2030年营收有望达4460亿元,对应13380-22300亿元估值。海外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6月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累计合同金额达1938亿元,保守估算有望贡献145亿美元销售分成,对应10175-20349亿元估值。当前板块市值31023亿元已基本反映中性预期下的估值空间。行业基本面改善明显,预计2026年整体扭亏;海外BD交易持续火热,多个项目有望年内兑现。下半年催化剂包括医保谈判、学术会议、商保创新药目录及BD落地,全球市场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是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成份股以创新药研发企业为主,重仓股集中度较高,龙头优势显著。

  注:以上个股均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15大权重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年内至7月31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累计上涨101.58%,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较恒指(23.50%)、恒科指(22.05%)分别超额78.08和79.53个百分点,超额表现突出。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日为2020.12.31,发布日期为2023.7.17,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个完整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