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大摩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原油供应过剩将达到1.5百万桶/日,2026年上半年将进一步扩大至超过2百万桶/日。尽管供过于求规模庞大,但由于市场预期充分,油价不太可能无序大跌,再加上OPEC减产预期和库存经济学等共同限制油价的下行空间,使布油不太可能长期跌破60美元/桶。
原油市场正在迈向一个规模庞大且被市场广泛预期的供应过剩时期,但是摩根士丹利认为,油价不太可能出现无序大跌。
8月22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大摩在最新研报中称,原油市场即将进入一个规模庞大的供应过剩时期,预计第四季度原油供应过剩将达到1.5百万桶/日,2026年上半年将进一步扩大至超过2百万桶/日。
在供应方面,非OPEC国家石油供应增长强劲,预计从2025年中期至年底将新增0.9百万桶/日产能。同时,OPEC“8国集团”自3月以来已增产约1百万桶/日,但这一增长几乎完全由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国贡献。
在需求方面,研报中,全球石油需求继续增长,但是增速明显低于趋势水平。虽然“供大于求”将会推动油价走低,但是大摩认为,与历史上的石油价格暴跌不同,此次供应过剩已被市场广泛预期,这将有助于避免无序抛售的发生。
大摩分析师维持布伦特原油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跌至60美元/桶的预测不变,基于三大支撑因素:库存经济学、OPEC可能的减产行动以及市场的广泛预期,将共同限制油价的下行空间,使其不太可能长期跌破60美元/桶。
非OPEC供应激增在即
大摩称,与2024年不同,2025年非OPEC供应正在兑现其增长预测,年底前还将迎来特别强劲的“激增期”。预计从2025年中期到年底,非OPEC产量将增长0.9百万桶/日。
主要项目包括:
然而,研报预计2026年新项目启动将明显减少,且美国页岩油产量预计在2025年底至2026年底期间将下降10-20万桶/日。
因此,大摩称,非OPEC原油产量很可能在2025年底强劲增长后,在2026年期间趋于平稳。
OPEC产量策略日益谨慎
大摩还在研报中称,OPEC“8国集团”自配额增加开始以来产量确实有所上升,但增产模式呈现明显的集中化特征。
自配额增产开始以来,OPEC“八国集团”产量已增加约1百万桶/日,但这一增长几乎完全由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国贡献。
大摩称,以第一季度平均产量为起点,截至7月,“八国集团”原油产量增加了94万桶/日,而同期配额增加了130万桶/日。而且产量增长极不平衡:
全部集中在6月,当月产量增加97万桶/日。在其他月份——4月、5月和7月,产量实际上是下降的。
大摩称,这表明除沙特和阿联酋外,“八国集团”内部的剩余产能已变得有限。
报告预计,考虑到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初的大幅供应过剩前景,沙特阿拉伯不太可能将产量提升至9月份1000万桶/日的配额水平,而是将稳定在960万桶/日左右。
需求增长放缓
大摩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计仅为0.75百万桶/日,远低于历史趋势增长率。年初时,大多数外部咨询机构和机构的需求增长预测集中在1.1-1.2百万桶/日附近,接近30年趋势增长率。
研报指出,然而,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2月至5月期间大多数预测都大幅下调。S&P全球大宗商品洞察、Argus和Energy Aspects三家咨询机构目前已将2025年需求增长预测降至0.85百万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已永久性地侵蚀了大量石油需求。如果石油需求继续按照2015-2019年五年间的趋势增长,目前需求量将比实际高出约6百万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炼油厂原油加工量的增长超过了成品油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源于2025年炼油产能的暂时下降——欧洲和美国多家炼油厂关闭,而新增产能有限,导致炼油利润率上升,剩余炼油厂提高了开工率。
价格下行空间受限的三重保障
尽管供应过剩规模庞大,且需求增长放缓,但大摩认为,油价不太可能长期跌破60美元/桶,主要基于三个支撑因素:
库存经济学: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的远端价格一直非常稳定,维持在每桶65至70美元之间。
虽然2026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过剩,但这个过剩并不会无限期持续下去,目前已经能隐约看到,2027至2028年有可能出现供需再平衡的迹象——毕竟,石油仍然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市场。
大摩认为,如果远期价格维持在每桶60多美元,而现货价格跌到60美元以下,那么以当前利率计算,储油套利可能会变得有利可图。一旦到了那个时候,预计会有“抓住期货升水(contango)的套利需求”入场,从而对油价形成支撑。
OPEC市场管理:虽然OPEC最近几个月增加了产量,但这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考虑到预测的明年一季度供应过剩超2百万桶/日,如果布伦特原油价格降至60美元/桶,2026年初OPEC重新减产的可能性相当大。
市场预期:与以往油价大幅下跌不同,此次预计的供应过剩已被市场广泛预期。少数市场参与者预见到了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2014/15年OPEC与页岩油市场份额争夺战或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供应过剩。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