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刊财经
燕京啤酒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反映出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成效。然而,经销商网络调整、研发投入持续收缩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可能对其高端化进程和长期竞争力形成挑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白酒企业跨界入局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变数。
8月10日晚间,燕京啤酒披露了其2025年中报。内容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扣非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39.91%。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公告
此前,燕京啤酒曾在7月7日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内容显示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将在10.6至11.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40%至5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9.3至1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至35%。
从最终披露的中报数据来看,公司实际业绩表现优于预期,11.0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达到预告区间上限,而10.36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更是超出了此前预告的最高值。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公告
在资本市场,燕京啤酒股价自7月7日发布业绩预告以来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从12.55元小幅攀升至当前13.12元,累计涨幅4.54%。此外,该股在6月曾经历显著波动,6月3日触及14.27元的阶段性高点后快速回调,至6月13日最低下探11.93元,期间最大振幅达16.4%。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背后:研发收缩,经销商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2025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这一差异或源于其对于经营结构的把控,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仅增长2.35%,低于营收增速;此外,尽管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营销投入未见同步增长,其中销售费用仅勉强增长1.09%。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人力成本职工薪酬上升10.06%的同时,广告宣传费却骤降11.88%,物流运输费更是锐减26.44%。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公告
从产品结构来看,报告期内,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实现营收55.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70.11%,较2024年同期的50.64亿元(占比68.54%)提升1.57%。与此同时,普通产品营收占比从31.46%下降至29.89%。与之对应的是,燕京啤酒中高端产品成本26.73亿元,同比增长6.25%,这一增长幅度小于该产品9.32%的营收增速。
从产销库数据来看,燕京啤酒实现啤酒总销量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同期生产量234.78万千升,同比增幅同样为2.03%,产销量基本保持平衡。在产销双增的同时,库存量同比下降3.67%至10.24万千升。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公告
燕京啤酒的经销商网络似乎正面临明显的调整压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商数量从8632家减少至8549家,净减少83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化背后是明显的渠道交替,报告期内新增1017家经销商的同时,却有1100家选择退出,占比期初经销商总量的12.74%。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公告
另外一项数据显示,燕京啤酒的研发投入呈现持续收缩态势。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34亿元,同比微降0.02%,延续了2024年全年下滑5.45%的趋势。这一走势与2022年增长13.18%、2023年增长4.13%的态势形成明显反差。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投入的持续下降恰逢公司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70.11%的关键时期。
数据来源:同花顺
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燕京啤酒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发展趋势。其中,华东地区表现最为突出,营收同比增长20.48%,营业成本同步上升20.13%,显示该区域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华中地区紧随其后,营收增速达15.35%。相比之下,华南市场增长显著乏力,营收仅微增0.3%,同时营业成本下降5.11%。这种区域发展增速不均衡的状况,或反映出公司在不同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燕京啤酒的季度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持续亏损的问题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间,公司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亿元、-3.35亿元、-3.2亿元、-3.11亿元和-2.32亿元。虽然除2021年同比下滑17.79%外,其余年份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这种“前三个季度盈利、第四季度亏损”的周期性模式已经持续多年,或反映出公司在淡季经营中存在结构性难题。
数据来源:同花顺
部分白酒企业跨界“搅局”
燕京啤酒的业绩增长并非行业特例,似乎更像是整个啤酒行业回暖的缩影。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多家啤酒企业均呈现向好态势,ST西发(维权)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88.61%-182.91%;惠泉啤酒在营收微增1.03%的情况下,实现了25.52%的净利润增长;珠江啤酒则预计净利润增长15%-25%。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龙头重庆啤酒和青岛啤酒虽尚未披露半年报,但从一季度表现可窥端倪。两家企业营收分别增长1.46%和2.91%,净利润增幅为4.59%和7.08%,增速均同样平稳。
从行业竞争来看,当前国内高端啤酒市场的竞争格局同样呈现白热化态势。其中百威中国凭借超40%的市场份额居高端市场头把交椅,而青岛啤酒通过奥古特、纯生等系列持续加码高端布局,华润啤酒则依托“勇闯天涯SuperX”和“马尔斯绿”等产品强势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嘉士伯凭借差异化的定位,在西南市场也占据较高的市场占比。
在这一竞争格局下,燕京啤酒的U8、V10、狮王精酿等高端产品的竞争压力凸显。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精酿啤酒这一新兴细分市场,竞争态势同样激烈,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精酿啤酒相关企业超7400家,其中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300余家。
近期,部分白酒企业也正通过跨界,加速布局高端啤酒赛道,为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变量。例如,五粮液集团通过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品牌,产品定价19.5元/瓶,明确瞄准中高端市场。
无独有偶,珍酒李渡集团也于8月8日高调进军该领域。董事长吴向东通过个人直播首秀推出“牛市News”高端精酿啤酒,创下190万观看人次的亮眼数据。该产品采用375毫升铝瓶包装,定价高达88元/瓶,定位超高端市场。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12瓶/箱规格售价为720元,目前销量200件。
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
此外,泸州老窖也曾推出了跨界产品“百调”啤酒。从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来看,规格为12度、980ml/罐产品,以整箱4罐装形式销售,定价236元,相当于单罐价格约59元。
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
燕京啤酒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反映出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成效。然而,经销商网络调整、研发投入持续收缩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可能对其高端化进程和长期竞争力形成挑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白酒企业跨界入局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变数。
作者 | 沈言
编辑 | 吴雪